首页 > 百科知识 >

已确定慢性炎症性肠病的可能触发因素

发布时间:2024-01-11 10:42:00来源:

由于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炎症性肠病 (IBD) 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对患者的治疗旨在减轻经常令人痛苦的症状。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肠上皮细胞表面可以找到IBD的触发因素,这为治疗措施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潜在起点。

该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EMBO Reports》杂志上。

维也纳医科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CCR) 和综合癌症中心 (CCC) 的 Bernadette Mödl 和 Robert Eferl 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首次发现,肠上皮刷状缘发生了某些变化。细胞可能与 IBD 的发生有关。

刷状缘由肠上皮细胞(肠道最外层的细胞)表面致密的手指状突起(微绒毛)组成。微绒毛通过蛋白质复合物(微绒毛间粘附复合物 = IMAC)相互连接,该复合物负责刷状缘的组织结构。

促进某些蛋白质的产生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就知道 IMAC 中的某种蛋白质 (CDHR5) 在 IBD 患者中的含量有所减少。为了研究以前未知的联系,研究小组为他们的研究创建了一个缺失 CDHR5 的小鼠模型。电子显微镜显示,这些小鼠刷状缘的微绒毛似乎缩短了,并且像未梳理的头发一样,完全杂乱无章。

“然而,仅这一点并不会导致有害细菌的入侵和肠道感染的发展,”第一作者 Bernadette Mödl 报告说。IBD 仅在实验过程中肠上皮细胞上的保护性粘液层变得可渗透后才发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