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工具成功预测致命心律
莱斯特的一项研究探讨了人工智能 (AI) 是否可用于预测一个人是否面临致命心律失常的风险,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工具在 80% 的情况下能够正确识别这种情况。
这项研究由 Joseph Barker 博士领导,与莱斯特大学心脏电生理学教授、心血管科学系主任、莱斯特 NHS 信托大学医院心脏病顾问 Andre Ng 教授合作,研究结果已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数字健康。
室性心律失常 (VA) 是一种源自底室(心室)的心律紊乱,心脏跳动过快,导致血压下降,如果不立即治疗,可能会迅速导致意识丧失和猝死。
NIHR 学术临床研究员 Joseph Barker 博士协调了国家健康与护理研究所 (NIHR) 莱斯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多中心研究,并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讲师 Xin Li 博士共同开发了人工智能工具。该工具检查了 270 名成年人在家中正常日常生活中采集的动态心电图 (ECG)。
这些成年人在 2014 年至 2022 年间接受了动态心电图检查,作为 NHS 护理的一部分。这些患者的结果是已知的,其中 159 人不幸经历了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平均在心电图检查后 1.6 年。
AI 工具 VA-ResNet-50 用于回顾性检查“患者正常”的心律,以了解他们的心脏是否能够发生致命的心律失常。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