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天生失明的人的大脑具有独特的可塑性
乔治城大学神经科学家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视力正常的人大脑中接收和处理视觉信息的部分在天生失明的人身上形成了独特的连接模式。他们说,初级视觉皮层中的这种模式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类似于指纹。
该研究结果于2024 年 7 月 30 日发表在PNAS上,对于理解大脑发育具有深远意义,并可能有助于推出个性化的康复和视力恢复策略。
几十年来,科学家已经知道,天生失明的人的视觉皮层会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包括触觉、嗅觉、声音定位、记忆回忆和语言反应。然而,研究人员一直困惑于,为何这些激活视觉皮层主要区域的任务之间缺乏共同点。
这项新研究由博士后研究员 Lenia Amaral 博士和乔治城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 Edwin H. Richard 和 Elisabeth Richard von Matsch 助理教授 Ella Striem-Amit 博士领导,提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每个人的大脑组织方式存在差异。
乔治城大学感觉与运动可塑性实验室负责人斯特里姆-阿米特 (Striem-Amit) 表示:“在有视力的个体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视觉皮层连接存在这种程度的差异,因为视觉皮层的连接通常相当一致。”
“天生失明的人之间的连接模式差异很大,就像一个人的指纹一样,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保持稳定,因此可以通过连接模式识别出个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