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中有细词语解释】“粗中有细”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表面看起来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但实际上心思细腻、考虑周全。这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尤其在描述人物性格或做事风格时非常贴切。
一、词语解释
- 粗:指粗犷、豪放、不拘小节。
- 细:指细致、周到、考虑周全。
- 粗中有细:表面上看似粗心大意,实则内心缜密,做事有条理。
该词多用于形容人在处理事情时,虽然外表显得不够精细,但实际操作中却能注意到细节,体现出一种“外粗内秀”的特质。
二、总结与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使用场景 | 示例 |
粗中有细 | 表面粗心,实际细心 | 描述人物性格或做事方式 | 他虽看上去大大咧咧,但其实是个粗中有细的人。 |
粗 | 大意、不拘小节 | 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 | 这个人做事太粗了,经常忽略细节。 |
细 | 细致、周到 | 形容人的思考或行为 | 她做事情总是很细,从不马虎。 |
三、使用建议
“粗中有细”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人物描写:如小说、影视作品中对角色的刻画,突出其外在与内在的反差。
2. 职场评价:用于表扬同事或下属,强调其在工作中虽不张扬,但执行力强。
3. 日常交流:形容朋友或家人做事虽不讲究形式,但结果往往令人满意。
四、注意事项
- 该词带有褒义色彩,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合适。
- 避免过度使用,以免造成表达单一。
- 可结合其他词语一起使用,增强表达效果,如“粗中有细,处事老练”。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粗中有细”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生活态度和处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