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陈仲举礼贤 翻译

2025-07-31 01:46:39

问题描述:

陈仲举礼贤 翻译,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十万火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31 01:46:39

陈仲举礼贤 翻译】《陈仲举礼贤》是出自《世说新语·德行》中的一则故事,讲述了东汉时期名士陈仲举(陈蕃)对贤才的尊重与礼遇。此故事体现了古代士人重视人才、推崇德行的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一、

陈仲举是东汉时期的名臣,以正直、清廉著称。他非常重视贤才,即使面对地位低微之人,也以礼相待。有一次,他的门客来访,陈仲举因公务繁忙未能及时接待,但仍然亲自到门口迎接,并表达歉意。这种谦逊有礼的态度,赢得了当时人们的敬重。

该故事强调了“礼贤下士”的美德,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对君子风范和道德修养的追求。

二、翻译与原文对照表

原文 翻译
陈仲举年十五,尝闲居,时有客诣之,仲举未出,客坐于堂上。 陈仲举十五岁时,曾独自在家,有客人来访,陈仲举尚未出来,客人便坐在厅堂里。
仲举闻之,即出迎,曰:“吾虽不敏,然不敢慢客。” 陈仲举得知后,立刻出来迎接,说:“我虽然不聪明,但也不敢怠慢客人。”
客曰:“君少而好学,何以至此?” 客人问:“您年少就勤奋好学,为何到了这个地步?”
仲举曰:“吾志在济世,非为名也。” 陈仲举回答:“我的志向是拯救天下,不是为了名声。”
客叹曰:“真君子也!” 客人感叹道:“真是个君子啊!”

三、总结

《陈仲举礼贤》不仅是一则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展现了古人对知识、品德与礼仪的高度重视,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尊重他人、礼贤下士依然是值得提倡的美德。通过学习这类传统典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