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琴煮鹤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焚琴煮鹤”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糟蹋美好的事物或大材小用,把珍贵的东西当作普通东西来对待。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破坏和浪费,常用于批评那些不懂得珍惜、随意处置有价值之物的行为。
一、
“焚琴煮鹤”出自宋代文人黄庭坚的《短歌行》,原意是将琴当柴火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该成语在现代多用于讽刺那些不识货、不懂得欣赏的人,也常用来形容做事方式不当,导致资源浪费。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焚琴煮鹤 |
拼音 | fén qín zhǔ hè |
含义 | 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大材小用,浪费珍贵之物 |
出处 | 宋代·黄庭坚《短歌行》 |
原文出处 | “焚琴煮鹤,却为风雅;折柳攀花,亦成俗态。”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对美好事物的破坏或浪费,也可用于批评不识货之人 |
近义词 | 浪费珍宝、糟蹋良才、大材小用 |
反义词 | 珍惜爱护、善用其才、爱惜资源 |
例句 | 他竟把这幅名画当作废纸扔掉,简直是焚琴煮鹤。 |
三、延伸理解
“焚琴煮鹤”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反映。它提醒人们要懂得欣赏、尊重和珍惜身边的美好事物。无论是艺术品、人才,还是自然环境,都应该以正确的方式对待,避免因无知或轻率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尽量避免“焚琴煮鹤”的行为,学会识别价值,合理利用资源,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