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危言正色的解释】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成语作为汉语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危言正色”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说话态度严肃、语气坚定,具有警示或批评的意味。下面将对该成语进行详细解释,并以表格形式总结其含义、出处、用法及近义词等信息。
一、成语释义
危言正色:指说话时语气严厉,态度庄重,带有警告或批评的意思。多用于形容人面对问题时态度严肃,不轻易妥协。
- 危言:指正直而有分量的话语,常带有劝诫或警示之意。
- 正色:指神色严肃,不带玩笑或轻浮的态度。
该成语多用于描述人在面对错误行为或不良现象时,敢于直言不讳,态度坚决。
二、出处与典故
“危言正色”最早见于《汉书·东方朔传》:“臣闻贤者居世,当使世知己,不可自隐。今陛下无过,而臣有罪,愿得死。”虽未直接出现“危言正色”,但其精神与该成语相近。
后来在《后汉书·王符传》中也有类似表达,强调士人应“危言正色,不避权贵”。
三、用法与例句
用法 | 说明 |
作谓语、定语 | 多用于描述人的言行举止 |
常用于书面语 | 不宜用于口语场合 |
多用于正式或严肃场合 | 如会议、演讲、写作等 |
例句:
1. 他面对错误言论时,危言正色地指出其危害。
2. 老师危言正色地告诫我们,不要沉迷网络游戏。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正言厉色、直言不讳、义正辞严 |
反义词 | 委婉含蓄、低声下气、阿谀奉承 |
五、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危言正色 |
拼音 | wēi yán zhèng sè |
释义 | 说话态度严肃,语气坚定,带有警告或批评的意味 |
出处 | 《汉书》《后汉书》等古籍中有所体现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人态度严肃、言辞坚定 |
例句 | 他危言正色地指出问题所在。 |
近义词 | 正言厉色、义正辞严、直言不讳 |
反义词 | 阿谀奉承、委婉含蓄、低声下气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危言正色”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上的成语,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它体现了正直、坚定与责任感,适用于多种正式场合,是值得学习和运用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