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弟子规全文】《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启蒙读物之一,原名《训蒙文》,由清代李毓秀所著,后经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它以简明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强调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之一。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弟子规》的核心内容,以下是对全篇的总结与归纳,并附上表格形式的详细解析。
一、
《弟子规》共分为七个部分: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每一部分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内容涵盖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
1. 总叙:概括全篇主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与行为的规范。
2. 入则孝:讲述如何孝敬父母,包括日常生活的点滴行为。
3. 出则弟:教导兄弟之间应和睦相处,尊重长辈。
4. 谨:强调言行举止要谨慎,注重细节。
5. 信:倡导诚信为本,言而有信。
6. 泛爱众:提倡关爱他人,广结善缘。
7. 亲仁:鼓励亲近有德之人,提升自身修养。
8. 余力学文:在具备良好品德的基础上,再学习文化知识。
二、全文内容及解析(表格形式)
篇目 | 内容概要 | 核心思想 |
总叙 | 天地有常,人当守礼;学贵力行,知行合一。 |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入则孝 |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 孝顺父母,言行恭敬,不违其意。 |
出则弟 |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 | 兄弟和睦,尊重长辈,不因财物伤情。 |
谨 |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 生活作息有规律,珍惜时间,勤于自省。 |
信 |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 言语真实,不花言巧语,讲究实效。 |
泛爱众 |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 平等博爱,尊重他人,胸怀宽广。 |
亲仁 |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 亲近有德之人,提升自我修养,减少过失。 |
余力学文 |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 学文需以德行为基础,否则徒增虚浮之气。 |
三、结语
《弟子规》虽篇幅不长,但内容精炼,语言通俗,蕴含着深厚的人生智慧和道德教育理念。它不仅是儿童启蒙的重要教材,也对成年人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习《弟子规》,我们不仅能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还能更好地处理家庭关系和社会交往,真正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如需进一步了解《弟子规》的具体原文或深入解读,可参考相关经典注释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