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春种一粒粟古诗讲解

2025-09-02 21:52:39

问题描述:

春种一粒粟古诗讲解,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十万火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2 21:52:39

春种一粒粟古诗讲解】《春种一粒粟》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悯农》中的第一首,全诗为: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农民在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的辛勤劳动,与“四海无闲田”的丰收景象形成对比,最终揭示出“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一、诗歌

项目 内容说明
作者 李绅(唐代)
出处 《悯农》二首之一
体裁 五言绝句
主题 关注农民生活,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写作背景 唐代中后期,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农民生活困苦
表达方式 直接描写劳动场景,对比丰收与饥饿,引发思考
艺术特色 简洁明了,对比强烈,情感深沉

二、逐句解析

1. “春种一粒粟”

描写春天农民播种的情景,一个“一粒”突出了种子的微小,也暗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

2. “秋收万颗子”

秋天收获时,一粒种子变成万颗谷物,体现了农业生产的成果,也反映了自然规律与人力的结合。

3. “四海无闲田”

全国各地都没有闲置的土地,说明农民都在辛勤耕作,没有闲人。

4. “农夫犹饿死”

尽管土地被充分利用,粮食丰收,但农民依然饿死,这是对社会不公的直接控诉。

三、思想内涵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字,却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悲惨命运。它不仅是对劳动者的歌颂,更是对社会制度的反思。李绅通过简单的画面,传达出对底层人民的关怀与同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建议

- 适合年级:小学高年级至初中

-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情感,感受对比手法的作用

- 拓展延伸:可以结合其他反映民生的古诗进行比较阅读,如杜甫、白居易的作品

-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了解现代农业与古代农业的差异,增强对劳动价值的认识

五、结语

《春种一粒粟》以其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不可忽视的一篇佳作。它不仅记录了农民的辛勤劳作,更唤起人们对公平与正义的思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首诗都提醒我们尊重劳动、关注民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