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步难行意思是什么】“寸步难行”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某种情况下行动极为困难,几乎无法前进。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环境恶劣、障碍重重或身体状况不佳时的困境。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寸步难行 |
拼音 | cùn bù nán xíng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虽有良马,不善御者,不能致千里;虽有贤才,不善用者,不能成大功。今人皆知其马之良,而不知其御之术,故寸步难行。” |
含义 | 形容行动非常困难,连一步都难以迈出,比喻处境艰难或受阻严重。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环境、身体状况或心理压力等导致无法前进的情况。 |
近义词 | 步履维艰、举步维艰、寸步难移 |
反义词 | 一帆风顺、畅通无阻、顺利前行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环境因素:
- 暴雨过后,道路泥泞,车辆寸步难行。
- 山区山路陡峭,行人寸步难行。
2. 身体状况:
- 老人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出门寸步难行。
- 病后虚弱,走路都感到寸步难行。
3. 心理压力:
- 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他感到寸步难行,无法继续前进。
-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感到寸步难行,不知如何选择。
三、成语背后的文化意义
“寸步难行”不仅是一个形象的表达,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行”的重视。在古代,“行”不仅是物理上的移动,更是人生旅程的象征。因此,“寸步难行”往往带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味,提醒人们面对困境时要冷静应对,寻找突破之道。
四、结语
“寸步难行”虽然听起来有些消极,但正是这种表达方式,让人们对生活中的困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反思。它提醒我们,在遇到阻碍时,不要轻言放弃,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一步步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