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原文及翻译】“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寓言故事,通过描写一种神秘的自然现象——山市(即海市蜃楼),表达了对现实与虚幻之间界限的思考。文章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一、
《山市》讲述了一位书生在深山中偶遇一座“城市”,但当他靠近时,城市却逐渐消失,最终只留下一片空旷的山野。这个“山市”实际上是由于光线折射形成的自然奇观,但在当时人们看来却是神秘莫测的景象。作者借此表达出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对现实与幻想之间关系的哲思。
文章不仅描绘了山市的奇异景象,还通过人物的心理变化,展示了人类面对未知事物时的恐惧与好奇。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朴素理解与想象。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 奂山的山市,是当地八景之一,但几年难得一见。 |
公元1803年,余在山东做官,夜宿于某山中。 | 公元1803年,我在山东任职,夜晚住在某座山中。 |
忽见山头有孤塔耸立,直插云霄。 | 忽然看见山头上有一座孤塔高高耸立,直插云霄。 |
顷之,又有城郭、楼阁,层层叠叠,若隐若现。 | 不久之后,又出现城墙、楼阁,层层叠叠,若隐若现。 |
余惊疑,以为是梦。 | 我感到惊讶疑惑,以为是在做梦。 |
然细察之,乃知其为山市也。 | 但仔细观察后,才知道这是山市。 |
俄而,风定天清,一切皆无。 | 过了一会儿,风停了,天空清澈,一切都不见了。 |
余乃悟:世间万物,皆有虚实之分。 | 我终于明白:世间万物,都有虚实之分。 |
三、结语
《山市》虽短,却蕴含深意。它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通过山市这一虚幻景象,作者提醒人们要理性看待世界,不被表象迷惑,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奥秘的敬畏之情。
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古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