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

2025-09-20 07:19:10

问题描述: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急!这个问题想破头了,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07:19:10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在日常生活中,合同是人们进行民事活动的重要法律工具。然而,并非所有的合同都具有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以下几种情形会导致合同无效。本文将对这五种情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总结

1.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如果一方通过欺骗或威胁的方式使对方签订合同,并且这种行为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则该合同应被认定为无效。

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当合同双方存在恶意串通的行为,目的是为了共同侵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时,该合同同样无效。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即表面上看起来是合法的合同,实际上是为了达到非法的目的,例如通过虚假交易掩盖洗钱行为等,此类合同也属于无效合同。

4.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如果合同内容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如禁止性条款或义务性条款,那么该合同无效。

5.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未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所签订的合同,因不具备相应的法律行为能力,应被认定为无效。

二、合同无效情形对照表

序号 合同无效情形 法律依据 说明
1 欺诈、胁迫,损害国家利益 《民法典》第148条、第149条 以不正当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表示,且损害国家利益
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民法典》第154条 双方合谋损害他人利益,合同无效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民法典》第146条 表面合法,实质违法,合同无效
4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民法典》第153条 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5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民法典》第144条 无行为能力人无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合同无效

三、结语

合同的有效性关系到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应当注意合同的合法性与真实性,避免因上述五种情形导致合同无效,从而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建议在签订合同前,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必要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确保合同的合法有效。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