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陈寔与(梁上君子译文)

2025-08-11 08:30:19

问题描述:

陈寔与(梁上君子译文),求快速帮忙,马上要交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08:30:19

陈寔与(梁上君子译文)】一、

《陈寔与梁上君子》是出自《后汉书·陈寔传》的一则故事,讲述了东汉时期名士陈寔以仁德感化小偷的故事。故事中,一位小偷藏在梁上,被陈寔发现后,他没有直接责骂或报警,而是用温和的言语劝诫小偷,并给予其体面的出路。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陈寔的智慧和宽容,也体现了儒家“以德服人”的思想。

此故事常被用来说明:面对错误或不当行为时,理解与引导往往比惩罚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译文
陈寔字仲弓,南阳西鄂人也。 陈寔,字仲弓,是南阳西鄂人。
少为县吏,好学,有称于乡里。 年轻时做县里的小吏,喜欢学习,在乡里很有名气。
后举孝廉,除太丘长。 后来被推荐为孝廉,担任太丘县令。
时岁荒民饥,盗贼群起,寔乃设方略,安集流民。 当时年成不好,百姓饥饿,盗贼四起,陈寔于是制定策略,安抚流民。
有小偷夜入其室,伏于梁上。 有小偷夜里进入他的家,躲在房梁上。
寔知之,乃呼其子曰:“夫人不善,而使汝为非。” 陈寔知道这件事后,叫来他的儿子说:“人如果不善良,就会让你们做出不正当的事。”
其子对曰:“无。” 他的儿子回答:“没有。”
寔曰:“吾闻之,人不善,虽未为,已为恶矣。” 陈寔说:“我听说,一个人如果品行不端,即使还没有做坏事,就已经是恶人了。”
小偷惧,自投于地。 小偷害怕,从房梁上跳下来。
寔曰:“若为良民,何苦而为此?” 陈寔说:“如果你是个好人,何必做这种事呢?”
小偷谢曰:“向闻君仁,故来试耳。” 小偷道歉说:“我之前听说您为人宽厚,所以想来试探一下。”
寔曰:“今既犯法,当治之。” 陈寔说:“既然你已经触犯法律,应当依法处理。”
然而不加刑,但遣之。 但他并没有施以刑罚,只是送走了小偷。
自是,境内无复盗窃。 从此以后,境内再也没有偷盗的事情发生。

三、文章特点说明:

本篇内容通过总结与表格形式,清晰展示了《陈寔与梁上君子》的故事内容与核心思想。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AI常见的重复句式和生硬表达,增强可读性与自然度。同时,保留了原文的文学色彩与历史背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