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天物是什么意思】“暴殄天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尚书·武成》:“暴殄天物,贼害百姓。”意思是糟蹋、浪费天地间珍贵的东西,尤其是指浪费食物或资源。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不珍惜资源、随意浪费的行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暴殄天物 |
出处 | 《尚书·武成》 |
读音 | bào tiǎn tiān wù |
释义 | 糟蹋、浪费天地间的珍贵东西,尤指浪费食物或资源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批评浪费行为 |
近义词 | 浪费资源、挥霍无度、糟蹋财物 |
反义词 | 珍惜资源、勤俭节约、爱惜财物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日常生活 | 他把剩下的饭菜都倒掉了,真是暴殄天物。 |
社会评论 | 部分餐厅的浪费现象严重,属于暴殄天物的行为。 |
教育场合 | 老师教育学生要节约粮食,不要暴殄天物。 |
三、常见误解
1. 误以为是“暴怒天物”:有些人可能误将“暴殄天物”理解为“暴怒天物”,这是错误的。
2. 混淆“殄”的意思:“殄”在古文中意为“灭绝、消灭”,不是“愤怒”的意思。
四、总结
“暴殄天物”是一个带有强烈道德批判色彩的成语,强调对资源的尊重与珍惜。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这一成语的现实意义更加突出。我们每个人都应避免浪费,做到合理利用资源,践行节俭美德。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文化背景,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