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非马是哪家提出的思想】“白马非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著名的逻辑命题,出自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公孙龙。这一命题不仅在逻辑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反映了当时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
“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由战国时期的著名逻辑学家公孙龙提出,是他“离坚白”学说的一部分。他通过分析“白马”与“马”的关系,试图揭示事物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的差异。该命题虽看似荒谬,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逻辑思考,对后世的哲学和逻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孙龙属于名家学派,这个学派以研究语言、概念和逻辑著称,主张“辩者”应注重言辞的精确性和逻辑的严密性。“白马非马”正是这一思想的典型体现。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命题名称 | 白马非马 |
提出者 | 公孙龙(战国时期) |
学派归属 | 名家学派(注重逻辑与语言分析) |
出处 | 《公孙龙子·白马论》 |
核心观点 | “白马”不等于“马”,强调“白”与“马”之间的区别,即属性与类别的区分 |
思想意义 | 探讨概念之间的关系,推动逻辑思维的发展,对后世哲学和逻辑学有重要影响 |
后世评价 | 虽被部分学者视为诡辩,但其逻辑分析方法对古代中国哲学有启发作用 |
三、结语
“白马非马”虽然表面上违反常识,但实际上是公孙龙通过对语言和概念的深入分析,尝试揭示事物之间本质与表象的关系。这一思想不仅体现了先秦时期哲学家的思辨精神,也为后来的语言逻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