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译文原文介绍】《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代文学家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书信,全文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富春江一带的山水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归隐山林、远离尘世的志趣。这篇文章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也常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古文阅读的典范。
一、文章简介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书信,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之美,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结构紧凑,意境深远,是南北朝时期山水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空和远山呈现出同样的颜色。 |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我乘着船随水流漂荡,任凭它向东或向西。 |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从富阳到桐庐大约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江水都是青白色,清澈见底,深达千尺也能看得清楚。 |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都可以直接看见,没有障碍。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急速的水流比箭还快,猛烈的波浪像奔跑的马一样。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 两岸的高山,都生长着阴凉的树木。 |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山势高耸,争相向上,彼此之间显得高远。 |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 它们争着向高处伸展,形成千百座山峰。 |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泉水冲击岩石,发出清脆的声音。 |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美丽的鸟儿相互鸣叫,声音和谐悦耳。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困窘时就修养自身,显达时就帮助天下人。 |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看到这些山峰,就会平息心中追求名利的心;那些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是黄昏一样。 |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偶尔能看见阳光。 |
三、文章特点总结
- 语言简练优美:文章用词精准,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
- 描写生动形象:通过对山水、飞鸟、泉水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意境。
- 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之情。
- 结构清晰:按照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的顺序展开描写,层次分明。
四、写作背景与意义
吴均生活在南朝时期,社会动荡,官场腐败。他借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与朱元思书》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理想人格的一种追求,体现了古代文人“寄情山水”的精神境界。
五、结语
《与朱元思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山水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更是一首心灵的诗篇,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