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瓯的解释是什么】“金瓯”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原意是指金属制成的盆、罐等容器,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象征性的表达,多用于比喻国家疆土完整、稳固。在古代文人笔下,“金瓯无缺”常用来形容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没有分裂或损失。
以下是对“金瓯”一词的详细解释和相关信息总结:
一、词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词性 | 名词 |
本义 | 金属制的盆、罐等容器 |
引申义 | 比喻国家疆土完整、稳固 |
常见搭配 | 金瓯无缺、金瓯不破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导传》:“金瓯无缺,社稷永安。” |
二、文化背景与用法
“金瓯”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国家的安定与统一。例如:
- 《晋书·王导传》:“金瓯无缺,社稷永安。”
这里“金瓯无缺”表示国家疆土完整,没有受到外敌侵扰。
- 《宋史·岳飞传》:提到“金瓯虽小,不可轻动”,表达了对国家主权的重视。
在现代汉语中,“金瓯无缺”常被用来形容国家领土完整、政治稳定,是爱国主义情感的一种体现。
三、与其他词语对比
词语 | 含义 | 与“金瓯”的关系 |
江山 | 国家、领土的代称 | 与“金瓯”同为国家象征 |
社稷 | 国家的代称 | 强调国家的稳定与延续 |
河山 | 山河、国土 | 与“金瓯”有相似的文化含义 |
四、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如诗词、历史小说中常用“金瓯”来描绘国家的强盛与统一。
- 政治宣传:在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场合中使用“金瓯无缺”。
- 日常口语:较少使用,多见于正式或书面语中。
五、总结
“金瓯”一词从字面意义上看是金属器皿,但在文化语境中已演化为国家疆土完整的象征。其核心意义在于强调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常用于表达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珍视。“金瓯无缺”更是成为一种精神符号,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古汉语词汇或文化典故,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