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成语我见犹怜的典故

2025-09-11 23:58:14

问题描述:

成语我见犹怜的典故,真的急需帮助,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1 23:58:14

成语我见犹怜的典故】“我见犹怜”是一个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可爱、令人喜爱的成语。它不仅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还蕴含着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下面将从出处、含义、用法及典故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成语出处

“我见犹怜”最早出自《世说新语·惑溺》。原文如下:

> “王安丰妇常因醉,往王安丰卧内,闻其眠声,遂入帐中,与之共寝。后人问其故,曰:‘我见犹怜,况复是亲?’”

这段话讲的是王安丰(即王戎)的妻子在醉酒后进入他的卧室,与他同睡。后来有人问她为何如此,她回答:“我见犹怜,况复是亲?”意思是:“我看到他都这么可爱,更何况他是我的亲人呢?”

二、成语含义

“我见犹怜”字面意思是:“我看见了都会怜爱。”引申为:看到某人或某物,即使没有特别的感情,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喜爱之情。多用于形容容貌美丽、性格可爱的人或事物,也常用于表达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和感动。

三、成语用法

- 常用结构:主谓结构

- 使用对象:多用于人或事物,尤其是女性或儿童

- 感情色彩:偏褒义,带有怜爱、欣赏之意

- 常见搭配:我见犹怜的美貌、我见犹怜的童真、我见犹怜的眼神等

四、典故解析

“我见犹怜”这一成语背后的故事虽然简短,但意义深远。它不仅体现了古代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反映了古人对“爱”与“怜”的细腻理解。妻子在醉酒状态下依然对丈夫心生爱意,说明这种感情已经超越了理智,成为一种本能的吸引。

此外,这个故事也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地位的某种微妙之处——她们虽然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展现出独立的情感选择。

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我见犹怜
出处 《世说新语·惑溺》
含义 看到某人或某物都会产生怜爱之情,多用于形容可爱或美丽的对象
用法 主谓结构,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带有褒义
典故内容 王安丰妻因醉酒与夫同寝,后解释“我见犹怜,况复是亲”,体现深情
情感色彩 温柔、怜爱、欣赏
延伸意义 表达一种自然流露的情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通过了解“我见犹怜”的典故,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内涵,也能感受到古人对于情感的细腻表达。在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依然被广泛使用,用来赞美那些让人忍不住心生爱慕的人或事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