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国泰民安解释及出处介绍

2025-09-12 03:38:02

问题描述:

国泰民安解释及出处介绍,真的撑不住了,求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2 03:38:02

国泰民安解释及出处介绍】“国泰民安”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富足、社会和谐的状态。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国家稳定和人民幸福的高度重视。

一、词语解释

词语 解释
国家
安定、太平
百姓、人民
安定、安宁

整体意思:

“国泰民安”指的是国家政治安定,百姓生活安稳,社会秩序良好,没有战乱和动荡。

二、成语来源与出处

出处 内容 说明
《元史·刑法志》 “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最早见于元代文献,说明当时已有使用该成语的记录。
《明史·王守仁传》 “国泰民安,天下大治。” 明代文献中也有相关用法,强调国家治理有方带来的社会稳定。
现代文学作品 如鲁迅、老舍等作家的作品中多次引用“国泰民安”,多用于描写理想的社会状态。 表明这一成语在现代仍被广泛使用,具有较强的文化影响力。

三、成语用法与示例

使用场景 示例句子
描述国家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和谐,真正实现了国泰民安。”
政治宣传 “政府致力于民生改善,努力实现国泰民安的社会局面。”
文学作品 “小说描绘了一个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世界。”

四、文化意义

“国泰民安”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它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稳定、幸福生活的渴望,也是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当今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关注国家发展与人民福祉之间的关系。

五、总结

“国泰民安”是汉语中极具代表性的成语之一,既表达了对国家稳定的美好期望,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和谐与安定的传统价值观。通过了解其出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