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私了还扣12分吗】在交通事故中,有些驾驶员选择“私了”(即私下协商处理),认为这样可以避免麻烦或减少处罚。但很多人对“逃逸”和“私了”的法律后果存在误解,尤其是是否会被扣12分的问题。下面将从法律角度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什么是“逃逸”?
“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依法保护现场、未及时报警、也未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而擅自离开事故现场的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肇事逃逸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会受到严厉的行政处罚,甚至可能构成犯罪。
二、什么是“私了”?
“私了”是当事人之间自行协商解决交通事故的方式,通常不涉及交警部门。这种方式适用于轻微事故,双方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并自行处理赔偿问题。
三、逃逸与私了的关系
如果发生事故后,当事人选择“私了”,但并未履行法定的义务(如报警、保护现场等),则可能被认定为“逃逸”。即使双方私下达成协议,也不能免除法律责任。
四、逃逸私了是否会被扣12分?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驾驶人可能会面临以下处罚:
-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 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 承担刑事责任(如构成犯罪)
至于“扣12分”,一般情况下,逃逸行为本身不会直接导致扣12分,但如果逃逸行为与其他违法行为(如酒驾、无证驾驶等)同时存在,可能会叠加处罚。
五、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是否构成逃逸 | 若未报警、未保护现场、未配合调查,即使私了,也可能被认定为逃逸 |
是否扣12分 | 单纯逃逸一般不直接扣12分,但若涉及其他违法行为(如酒驾、超速等),可能扣分 |
法律后果 | 可能吊销驾照、追究刑事责任 |
私了风险 | 私了不能规避法律责任,若逃逸仍需承担相应后果 |
六、建议
发生交通事故后,无论是否严重,都应第一时间报警并配合调查。即使是轻微事故,也应通过合法途径处理,避免因“私了”而触犯法律,造成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