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周处的原文及译文介绍周处原文及翻译注释】一、文章概述
《周处》是出自《晋书·周处传》的一篇文言文,讲述了西晋时期人物周处的成长经历。周处早年为害乡里,被当地人视为“三害”之一(即猛虎、蛟龙、周处)。后来他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最终成为一代名臣,展现了一个人从堕落到奋发图强的过程。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蕴含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 | 周处,字子隐,是义兴郡阳羡县人。 |
少孤,不修细行,纵情肆意,为乡里所患。 | 他年幼丧父,不注重小节,放纵自己,被乡里人所憎恨。 |
义兴有蛟,山中有虎,又有周处,谓之“三害”。 | 义兴郡有蛟龙,山中有老虎,再加上周处,人们称他们为“三害”。 |
或说处:“此三者,俱可除。” | 有人对周处说:“这三害,都可以除掉。” |
处曰:“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若如是,何以去之?” | 周处说:“我听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如果真是这样,怎么才能去掉呢?” |
曰:“若欲除之,当先自改。” | 有人说:“如果想除掉它们,应该先从自身做起。” |
处乃入山,杀虎,又入水,击蛟,遂死。 | 周处于是进山杀了老虎,又入水击蛟,最终死了。 |
乡人皆谓已死,更相庆贺。 | 乡里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互相庆祝。 |
处出,闻之,叹曰:“古人有言:‘朝闻道,夕死可矣。’今吾虽死,未足为恨。” | 周处出来后,听到人们的议论,感叹说:“古人说过:‘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可以了。’如今我虽然死了,也不值得遗憾。” |
遂自励,学,有文才,为州从事。 | 于是他自我激励,勤奋学习,有文采,担任州里的官员。 |
后为御史中丞,正色立朝,时人称其刚直。 | 后来担任御史中丞,在朝廷上正直严肃,当时的人称赞他刚正不阿。 |
三、注释与解析
词语 | 解释 | 出处/说明 |
不修细行 | 不注重小节 | 指周处年轻时行为不检点 |
纵情肆意 | 放纵自己的情感和欲望 | 形容他性格狂放不羁 |
三害 | 三个危害地方的人或物 | 指虎、蛟、周处 |
朝闻道,夕死可矣 | 早上听到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 | 出自《论语》,表达对真理的追求 |
州从事 | 地方官府中的属官 | 表示周处后来有了官职 |
御史中丞 | 官职名,负责监察百官 | 表明周处后来地位显赫 |
刚直 | 刚强正直 | 描述周处为人正直不阿 |
四、总结
《周处》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周处从“三害”到贤臣的转变过程,展示了个人成长与自我救赎的重要性。文中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记载,更是对人性、道德和人生选择的思考。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还能从中汲取做人做事的道理,尤其是在面对错误时勇于改正、不断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