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过于求的求是什么意思】在经济学中,“供过于求”是一个常见的术语,用来描述市场中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情况。其中,“供”指的是供给,“求”指的是需求。那么,“供过于求”的“求”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
一、
“供过于求”中的“求”指的是市场需求,也就是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和能力。当市场上商品的供应量超过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时,就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
简单来说:
- 供:供给,即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 求:需求,即消费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 供过于求:供给 > 需求,导致商品过剩。
这种现象通常会导致价格下降,因为卖方为了尽快出售库存,可能会降低价格以吸引买家。
二、表格展示
概念 | 含义 | 举例说明 |
供 | 供给 | 厂家生产的商品数量,如某品牌手机厂每月生产10万台手机 |
求 | 需求 | 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意愿和能力,如消费者愿意花5000元买一部手机 |
供过于求 | 供给 > 需求 | 手机厂生产了10万台手机,但只卖出6万台,剩下4万台积压 |
结果 | 价格下降 | 为促销,厂商将价格从5000元降至4000元 |
三、实际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供过于求”常见于以下情况:
- 农产品市场:如西瓜丰收后,市场上的西瓜太多,价格下跌。
- 房地产市场:新房供应过多,而购房需求不足,导致房价下行。
- 电子产品市场:新款手机发布后,旧款手机库存积压,降价销售。
这些现象都表明市场供需关系失衡,需要通过调整价格或产量来恢复平衡。
四、总结
“供过于求”的“求”指的是市场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当供给超过需求时,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这通常会引发价格下降,促使市场进行自我调节。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经济现象和做出合理的消费或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