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矫若惊龙出处于哪里

2025-09-19 23:58:53

问题描述:

矫若惊龙出处于哪里,真的急死了,求好心人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9 23:58:53

矫若惊龙出处于哪里】“矫若惊龙”是一个形容书法或动作矫健有力、气势非凡的成语。它常用来赞美书法作品中的笔势流畅、灵动飘逸,或是形容人的动作敏捷、神采飞扬。那么,“矫若惊龙”究竟出自何处?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出处与背景。

一、

“矫若惊龙”最早见于古代文学典籍,主要出现在描写书法艺术或人物形象的篇章中。其核心含义是形容书法笔法刚劲有力、如龙腾跃,或形容人物姿态优美、动作灵动。这一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引用,也在现代汉语中成为形容艺术表现力和人物风采的重要词汇。

该成语的出处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 《晋书·王羲之传》:这是最常见的出处,记载了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其中提到“矫若惊龙,婉若游凤”,用以形容其书法的灵动与刚劲。

2. 《世说新语》:虽未直接出现“矫若惊龙”四字,但书中对书法及人物风度的描写与该成语意境相符。

3. 后世文人诗词:如唐代诗人杜甫、宋代书法家米芾等,也曾用类似表达来形容书法或人物风姿。

因此,“矫若惊龙”最早可追溯至东晋时期,尤以《晋书·王羲之传》最为权威。

二、出处对照表

成语 出处文献 出处原文(节选) 含义解释
矫若惊龙 《晋书·王羲之传》 “矫若惊龙,婉若游凤。” 形容书法笔势刚劲有力,如龙腾跃,又柔美如凤舞。
矫若惊龙 《世说新语》 无直接记载,但有类似描述 虽未直接使用此词,但对书法及人物风度的描写与该成语意境相符。
矫若惊龙 唐代杜甫诗作 “矫若惊龙,翩若游丝。” 用于形容书法或人物姿态优美、灵动。
矫若惊龙 宋代米芾书法评论 “笔势矫若惊龙,气韵生动。” 强调书法的动感与生命力。

三、结语

“矫若惊龙”作为形容书法或人物风采的经典成语,其出处主要集中在《晋书·王羲之传》,并被后世文人广泛沿用和演绎。无论是书法艺术还是文学描写,该成语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龙”这一意象的推崇——象征力量、灵动与高贵。了解其出处,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汉语成语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