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盘里一青螺中青螺指什么】“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诗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其中“白银盘里一青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一、
“白银盘里一青螺”是一句富有诗意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洞庭湖中的君山。其中,“白银盘”指的是洞庭湖水面,因湖水清澈、波光粼粼,犹如一面未打磨的镜子;而“青螺”则是对君山的比喻,形容其形状像一只青色的田螺,静静地浮在湖面上。
从字面来看,“青螺”指的是君山,但也可以引申为一种自然景观的象征,代表宁静、秀美与神秘。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高度概括能力。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唐代诗人刘禹锡《望洞庭》 |
原文句子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白银盘 | 比喻洞庭湖的水面,因湖水清澈如镜,故称“白银盘”。 |
青螺 | 指的是洞庭湖中的君山,因其形状像青色的田螺,故以“青螺”比喻。 |
诗意内涵 | 表现洞庭湖的静谧与秀美,展现自然风光的灵动与诗意。 |
文化意义 | 成为中国古代山水诗中的经典意象,常被后人引用与传颂。 |
三、结语
“白银盘里一青螺”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写,更是一种艺术化的表达方式。通过“青螺”这一意象,诗人将君山的形态与湖水的平静巧妙结合,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的湖光山色之中。这种以物喻景、以景抒情的手法,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