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骨未寒是什么意思】“尸骨未寒”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刚刚去世,尸体还没有冷却,其遗体还带着余温。这个成语多用于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以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和事件的严重性。
“尸骨未寒”字面意思是“尸体还没有变冷”,引申为某人刚刚去世,尚未安葬或处理后事。在古代或文学语境中,这个成语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示对死者的尊重和悲痛。此外,在现代用法中,有时也用来形容某些事情发生得非常迅速,甚至在死者还未完全安息时就已经发生了后续的事情。
表格展示:
词语 | 尸骨未寒 |
拼音 | shī gǔ wèi hán |
含义 | 形容一个人刚刚去世,尸体尚未变冷;也可引申为事情发生得非常迅速,尚未处理完就又发生新事。 |
出处 |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注:原文虽无“尸骨未寒”,但此成语常见于后世文学中)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示对逝者的哀悼,也可用于形容事件发生得非常快。 |
近义词 | 新丧未久、刚死不久 |
反义词 | 去世已久、尸骨已冷 |
例句 | 他尸骨未寒,家里就有人开始争夺遗产了。 |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成语在古文或现代文学中的具体应用,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