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原文及翻译】一、原文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出自《论语·微子》
这句话是孔子在面对当时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局势时所发出的感慨。意思是:如果天下已经恢复了正道,我(孔子)就不会再参与改变现状了。
二、翻译
原文: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翻译:如果天下有了正道,我就不会去参与变革了。
三、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他对于“道”的坚持。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应当以“道”为本,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或权力而改变现实。当社会已经符合“道”的时候,他便不再介入;但如果“道”被破坏,他就会挺身而出,努力恢复秩序。
这句话也反映了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即使明知难以成功,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四、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论语·微子》 |
原文 |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翻译 | 如果天下有了正道,我就不会去参与变革了。 |
作者 | 孔子 |
含义 | 表达对“道”的坚守,强调君子应以“道”为本,不轻易改变现实。 |
背景 | 春秋末期,社会动荡,礼崩乐坏,孔子希望恢复周礼。 |
意义 | 体现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强调理想与责任。 |
五、结语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不仅是孔子对自身使命的陈述,也是他对理想社会的期待。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时,应坚定信念,勇于担当,而非随波逐流。这种精神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