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起鹘落是什么意思】“兔起鹘落”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宋代苏轼的《晁错论》:“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故曰:‘天下有大勇者,智不能测,强不能胜,忽然而来,如兔起鹘落,未及见也,而已击之矣。’”这个成语原意是形容兔子刚一跳起,鹘(一种猛禽)就迅速扑下来捕捉,比喻动作迅速、出其不意。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兔起鹘落 |
拼音 | tù qǐ hú luò |
出处 | 宋·苏轼《晁错论》 |
原意 | 形容动作迅速、出其不意 |
引申义 | 比喻事情发展突然,难以预料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突发事件或快速反应的情景 |
二、成语详解
“兔起鹘落”字面意思是:兔子刚刚跳起,鹘就迅速飞下来捕食。这个画面非常生动,展现了自然界中动物之间瞬息万变的捕猎过程。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被引申为:
- 行动迅速:比如在关键时刻做出果断决策;
- 出其不意:指事情发生得突然,让人措手不及;
- 难以预料:强调事情发展的不可预测性。
例如:“他在这场危机中表现得非常冷静,面对突发情况,处理得当,真可谓‘兔起鹘落’。”
三、使用建议
1. 适用场合:适合用于描述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或意想不到的情况。
2. 避免滥用:虽然这个成语形象生动,但不宜频繁使用,以免显得生硬。
3. 搭配词语:可与“果断”、“迅速”、“出人意料”等词搭配使用,增强表达效果。
四、常见误用举例
错误用法 | 正确用法 | 说明 |
“他做事总是慢条斯理,不像别人那样兔起鹘落。” | “他做事总是慢条斯理,不像别人那样雷厉风行。” | “兔起鹘落”强调的是“快”,不适合形容做事拖沓的人。 |
“这次事件的发生太突然了,简直是兔起鹘落。” | “这次事件的发生太突然了,简直出人意料。” | 虽然“兔起鹘落”可以形容突然,但更强调动作的迅速,而非事件本身的意外。 |
五、总结
“兔起鹘落”是一个具有强烈画面感的成语,用来形容动作迅速、出其不意。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在日常交流中也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理解其本义和引申义,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口语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