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

2025-08-09 17:21:50

问题描述: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有没有人理理我呀?急死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9 17:21:50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一、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出自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与书法作品之一。这段文字简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及背景,为后人了解兰亭雅集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句中的“永和九年”指的是东晋穆帝的年号,即公元353年;“岁在癸丑”表示干支纪年中的癸丑年;“暮春之初”说明活动发生在农历三月初,属于春季末期;“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指明了聚会的地点——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的兰亭;“修禊事”则表明这是古人的一种祭祀仪式,目的是祈求消灾除病、祈福纳吉。

整句话不仅记录了一个历史事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人文与精神生活的重视,成为后世文人墨客追思与模仿的对象。

二、信息表格

项目 内容
标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
出处 王羲之《兰亭集序》
时间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
干支纪年 癸丑年
季节 暮春之初(农历三月初)
地点 会稽山阴之兰亭(今浙江绍兴)
事件 修禊事(古代祭祀仪式)
背景 古代文人雅集,祈福避灾
文化意义 体现古代文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

三、补充说明

“修禊”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宗教与文化活动,通常在春、秋两季举行,旨在通过水边沐浴、祭神等仪式来驱邪避祸。兰亭雅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参与的文人包括王羲之、谢安、孙绰等人,他们在此赋诗、饮酒、畅谈,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兰亭集序》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章,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这句话虽短,却蕴含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