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俱是什么意思】在文言文中,“俱”是一个常见的虚词,其含义丰富,根据语境不同,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俱”字的用法,本文将从常见义项出发,结合实例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俱”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
1. 都,全部:表示动作或状态涉及所有对象,常用于强调全面性。
2. 一起,共同:表示人或事物同时发生、参与某事。
3. 全,都:与“皆”类似,表示全部、没有例外。
4. 完,尽:表示事情完成、彻底。
5. 副词,一起: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同时发生。
在实际阅读文言文时,需要结合上下文判断“俱”的具体含义,避免望文生义。
二、表格展示
序号 | 含义 | 例句(文言文) | 现代汉语解释 | 说明 |
1 | 都,全部 | 《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表示全部,没有遗漏 | 常用于强调全面性 |
2 | 一起,共同 |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 表示一同、共同 | 多用于描述多人或事物同时行动 |
3 | 全,都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怒曰:‘此沛公之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 表示全部、没有例外 | 与“皆”近义,但更书面化 |
4 | 完,尽 |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 表示事情完成、彻底 | 多用于描述动作的终结 |
5 | 一起 |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表示动作同时发生 | 常用于动词前,加强语气 |
三、结语
“俱”作为文言文中一个常用的字,虽然字形简单,但含义多样,使用广泛。掌握其不同含义有助于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建议在学习过程中多结合具体语境,积累典型例句,逐步提升文言文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