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借书说原文及翻译】《黄生借书说》是清代学者袁枚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讲述自己年轻时借书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书籍的珍视和对学习的重视。全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一、文章总结
《黄生借书说》以作者自身为例,讲述了自己年少时因家境贫寒,无法购置书籍,只能向他人借阅的经历。他通过借书的过程,深刻体会到书籍的价值与学习的重要性。文中强调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即只有在借书的过程中,人才会更加珍惜书籍,认真阅读。同时,文章也表达了对后学的鼓励与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珍惜学习机会,勤奋读书。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黄生允修借书。 | 黄生允修来借书。 |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 随园主人把书交给他,并告诉他: |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 我小时候就喜欢读书,但因为家里贫穷,难以得到书籍。 |
有张氏藏书甚富。 | 有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 |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 我去借书,他不给我,回来后在梦中都想着这事。 |
其切如是。 | 情绪如此迫切。 |
故有所览,辄省记。 | 所以只要看过一遍,就能记住。 |
通籍后,俸禄所得,始得书。 | 有了官职后,用俸禄买来的书,才真正拥有。 |
然后,书多而无益。 | 但是书多了反而没有好处。 |
不如予之少而嗜学也。 | 不如我以前少而热爱学习的时候。 |
吾未见好书者,有不嗜学也。 | 我没见过不爱书的人,不是热爱学习的。 |
今黄生贫,若此,然其志不衰。 | 现在黄生虽然贫穷,却志向不减。 |
吾知其必有成也。 | 我知道他一定会有所成就。 |
且夫不好书者,虽多何益? | 而且不爱书的人,书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
余性喜书,故自号曰‘随园主人’。 | 我天性喜欢书,所以自号为‘随园主人’。 |
书之多,吾不得而记也;书之少,吾犹恐失之。 | 书多我记不住,书少我还怕丢失。 |
今黄生之借书,岂独欲其诵读乎? | 现在黄生借书,难道只是想让他读书吗? |
盖欲其知书之可贵,而不可轻弃也。 | 实际上是希望他知道书的珍贵,不要轻易放弃。 |
三、结语
《黄生借书说》虽篇幅不长,但内容深刻,语言质朴,展现了作者对书籍的尊重与对学习的执着。通过黄生借书的故事,作者不仅表达了对后学的鼓励,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唯有珍惜,方能深学。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