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铎是什么意思】“铎”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但在古代文化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常与礼仪、教育、政治等密切相关。以下是对“铎”字的详细解释和总结。
一、词语解释
“铎”(拼音:duó)是一种古代的金属铃,形状类似钟,但较小,通常挂在车马或宫殿门前,用于警示或象征权威。在古代,“铎”也常被用作教化工具,象征着发布政令、传达信息或进行教育的象征物。
二、字义分析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基本含义 |
铎 | duó | 金 | 14 | 古代金属铃,用于警戒或象征权威;也指教化工具 |
三、历史与文化背景
1. 古代器物
“铎”最初是作为一种金属乐器出现的,多用于宫廷或祭祀场合,其声音清脆,能远传,因此常用来警示或召集人众。
2. 政治象征
在古代,统治者会使用“铎”来象征权力和命令,如《周礼》中有“建鼓而鸣铎”的记载,表示以鼓声为号令,以铎声为警报。
3. 教育意义
“铎”也被引申为“教化之器”,寓意通过声音传播知识、引导民众。例如,《论语》中有“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中“铎”可理解为道德教化的象征。
四、现代应用与常见搭配
- 成语:无直接成语,但“鸣金击铎”常用于形容战争或集会。
- 诗词引用:如“风铎摇空”、“铜铎声沉”等,多用于描绘古寺、山林的静谧氛围。
- 现代用法:较少使用,多见于古文研究、文学作品或文化类文章中。
五、总结
“铎”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汉字,既是一种古代器物,又具有政治与教育的象征意义。虽然在现代生活中已不常见,但它承载着古代社会的礼仪、秩序与教化理念,是中华文化中一个值得了解的词汇。
关键词:铎、古代器物、教化、政治象征、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