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包拯字希仁原文及翻译

2025-09-20 18:23:44

问题描述:

包拯字希仁原文及翻译,卡到崩溃,求给个解决方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18:23:44

包拯字希仁原文及翻译】包拯,字希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以公正廉明、执法严明著称,被后人尊称为“包青天”。他的一生事迹多见于史书和民间传说,其中《宋史·包拯传》是了解其生平的重要资料。以下为《宋史·包拯传》中关于“包拯字希仁”的原文及其翻译。

一、原文节选(《宋史·包拯传》)

>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少孤,母郑氏教之学。性刚直,不喜浮华。尝与同舍生论经义,有言:“圣人之道,贵在行。”拯曰:“行之难,不在言,在心。”遂不复与语。年二十余,举进士第,授大理评事,知建昌县。在职,民有争田者,拯辨其曲直,断以法,民服其公。后迁监察御史里行,屡言时政得失,皆切直。

二、翻译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人。他年幼时父亲早逝,由母亲郑氏抚养并教导他读书。他性格刚正不阿,不喜欢虚浮的风气。曾经与同窗讨论经书义理,有人说道:“圣人的道理,关键在于实践。”包拯说:“实践的困难不在于言语,而在于内心。”于是不再与那人交谈。二十多岁时,他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大理评事,担任建昌县的县令。在他任职期间,有百姓因田地纠纷发生争执,包拯明察秋毫,依法裁决,百姓都佩服他的公正。后来他升任监察御史里行,多次上书谈论时政的得失,言辞恳切而直率。

三、总结与表格对比

内容 原文 翻译
人物姓名 包拯 包拯
希仁 希仁
籍贯 庐州合肥 庐州合肥
家庭背景 少孤,母郑氏教之学 年幼丧父,由母亲郑氏教导读书
性格特点 性刚直,不喜浮华 性格刚正不阿,不喜虚浮
学术观点 “圣人之道,贵在行” “圣人的道理,关键在于实践”
人生经历 举进士第,授大理评事,知建昌县 考中进士,任大理评事,任建昌县令
断案风格 民有争田者,拯辨其曲直,断以法 百姓因田地纠纷,包拯明察秋毫,依法裁决
政治表现 迁监察御史里行,屡言时政得失 升任监察御史里行,多次上书议论时政

四、结语

包拯字希仁,不仅是北宋时期的名臣,更是中国历史上“清官”文化的象征。他一生坚持正义,不畏权贵,敢于直言,深受百姓爱戴。从《宋史》中的记载可以看出,包拯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官员,更是一位具有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的士大夫。他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