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枝大叶是什么意思】“粗枝大叶”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做事不细致、不认真,只注重表面或整体,而忽略细节。这个成语也常用来批评人做事马虎、不够严谨。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粗枝大叶 | 原意是树木的枝干粗大,叶子宽厚,比喻做事不细致、不周全,只看大体,忽视细节 |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该成语最早见于《红楼梦》等古典文学作品中,后被广泛使用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他人做事马虎、不认真,也可自谦 |
搭配 | “做事粗枝大叶”、“态度粗枝大叶”、“处理问题粗枝大叶”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马马虎虎、粗心大意、草率从事 |
反义词 | 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工作场合 | 他总是粗枝大叶,导致文件出错 |
教育环境 | 老师提醒我们不要粗枝大叶地写作文 |
日常生活 | 她做事情太粗枝大叶,连重要日期都忘了 |
五、总结
“粗枝大叶”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做事不细致、不严谨。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不注意细节,就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虽然有时可以自谦,但在正式场合中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显得不够专业。
文章小结:
“粗枝大叶”强调的是做事不够细致,容易忽略细节。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