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从军征原文】《十五从军征》是汉乐府中的一篇叙事诗,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作者不详。这首诗以一个少年被迫从军、多年后归家却物是人非的悲惨故事,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一、
这首诗通过一个十五岁少年被征召入伍,历经多年征战,最终回到家乡时发现亲人早已去世、家园荒废的凄凉景象,深刻揭示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摧残。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汉代乐府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二、原文及翻译
原文 | 翻译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十五岁就参军出征,八十岁才得以回家。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 路上遇到同乡人,问:“家里还有谁?” |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那人)远远指着说:“那是你的家,坟墓重重。”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 兔子从狗洞进去,野鸡从房梁上飞出来。 |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 庭院里长满了野生的谷物,井边长着野葵菜。 |
舅舅和婶娘,皆已死; | 亲戚都死了, |
无家可归,独坐空堂。 | 没有家可以回去,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 |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 走出门向东望去,眼泪打湿了我的衣服。 |
三、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全诗用词朴素,没有华丽的修饰,但情感真挚动人。
- 对比强烈:少年出征与白发归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生的无常。
- 细节描写:如“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等细节,生动描绘了家园荒废的景象。
- 情感深沉:通过主人公的所见所感,传达出对战争的控诉与对亲情的怀念。
四、主题思想
《十五从军征》通过一个普通士兵的命运,表达了对战争的批判,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五、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十五从军征》 |
体裁 | 叙事诗(乐府诗) |
作者 | 不详(汉代乐府诗) |
主题 | 战争对百姓生活的摧残 |
情感基调 | 悲凉、哀伤、无奈 |
艺术特色 | 语言质朴、细节真实、情感真挚 |
结构特点 | 以时间顺序展开叙述,层层递进 |
通过这篇诗,我们不仅感受到个体命运的悲剧,也看到了整个时代背景下人民的苦难与无奈。它是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