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枝大叶释义】“粗枝大叶”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做事不细致、不认真,只注重表面或整体,而忽略细节。这个成语原本是形容绘画或文章的风格,后来引申为对事物处理不够严谨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粗枝大叶”多用于批评他人做事马虎、不注重细节的行为。但有时也带有调侃意味,表示对事情的大致了解即可,不需要过分深入。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粗枝大叶 |
拼音 | cū zhī dà yè |
出处 | 《红楼梦》等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使用 |
本义 | 原指绘画或文章的笔触粗糙、结构松散 |
引申义 | 形容做事不细致、不认真,只关注大局 |
使用场景 | 批评他人做事马虎、不严谨;也可用于自嘲或调侃 |
近义词 | 大而化之、马马虎虎、草率从事 |
反义词 |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细致入微 |
二、使用示例
1. 批评他人:
“你这报告写得太粗枝大叶了,很多关键数据都没有说明。”
2. 自嘲:
“我这个人就是粗枝大叶,有时候连自己的东西都找不到。”
3. 调侃朋友:
“你这种粗枝大叶的性格,以后可得注意点,别总把事情搞砸。”
三、注意事项
- 在正式场合中,使用“粗枝大叶”时需谨慎,以免显得不够专业。
- 该词带有一定的贬义,使用时要根据语境和对象调整语气。
- 若想表达“不拘小节”的积极含义,可用“大度”“豁达”等词语替代。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粗枝大叶”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成语,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有着丰富的语义层次和使用技巧。理解其内涵,有助于我们在语言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