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夷长技以制夷什么意思】一、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19世纪中国近代思想家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重要主张。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对抗外国”。其核心思想是: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先进科技的冲击,中国应当正视差距,积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军事制度等,以增强自身实力,从而抵御外侮、维护国家主权。
这一思想在当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中走出,转向对外部世界的开放与学习。虽然这一主张在清朝末年未能得到全面实施,但它为后来的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乃至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思想转折点。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魏源《海国图志》 |
提出时间 | 1842年 |
原文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含义 | 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以对抗外国 |
核心思想 | 开放学习、自强御敌 |
背景 |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技术优势 |
意义 | 为中国近代化提供思想基础,推动洋务运动 |
影响 | 倡导学习西方科技,打破传统“华夷之辨”观念 |
局限性 | 未涉及政治制度变革,仅停留在技术层面 |
三、结语
“师夷长技以制夷”虽是19世纪的口号,但其精神至今仍具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外部挑战时,不应盲目自大,而应保持开放心态,积极吸收先进经验,以实现自我提升与国家发展。这种思想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为今天的全球化时代提供了历史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