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container_of原来这么简单

2025-07-29 01:50:52

问题描述:

container_of原来这么简单,有没有大佬愿意指导一下?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9 01:50:52

container_of原来这么简单】在Linux内核编程中,`container_of` 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宏,用于根据结构体成员的指针获取整个结构体的指针。虽然它的作用看似复杂,但其实原理非常简单。本文将用通俗的语言和表格形式总结 `container_of` 的本质与使用方法。

一、什么是 `container_of`?

`container_of` 是一个宏,定义在 `` 中。它的作用是:已知一个结构体成员的指针,求该结构体的指针。

例如,如果有一个结构体 `struct my_struct`,其中包含一个成员 `int data;`,那么当你有一个指向 `data` 的指针时,可以通过 `container_of` 获取到整个 `my_struct` 的指针。

二、`container_of` 的实现原理

`container_of` 的实现如下:

```c

define container_of(ptr, type, member) ({ \

const typeof( ((type )0)->member ) __mptr = (ptr); \

(type )( (char )__mptr - offsetof(type, member) ); })

```

- `ptr`:指向结构体成员的指针。

- `type`:结构体类型。

- `member`:结构体中的成员名。

原理说明:

1. offsetof:计算某个成员在结构体中的偏移量(从结构体起始位置到该成员的字节数)。

2. 指针运算:通过将成员指针减去其偏移量,得到结构体的起始地址。

三、为什么 `container_of` 简单?

很多人觉得 `container_of` 难懂,是因为它涉及了宏、类型判断、指针运算等高级C语言特性。但实际上,它的逻辑非常直接:

> “我知道一个成员的位置,所以我可以反推出整个结构体的位置。”

这就像你知道一本书中某一页的内容,就能找到整本书的位置一样。

四、`container_of` 的使用场景

使用场景 说明
内核链表操作 在链表节点中,通过 `list_head` 指针获取整个结构体
数据结构封装 将数据结构的成员作为接口暴露,内部通过 `container_of` 获取整体
面向对象模拟 在C语言中模拟面向对象,通过成员指针访问对象

五、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
名称 `container_of`
用途 根据结构体成员的指针获取结构体的指针
实现原理 利用 `offsetof` 计算偏移量,通过指针运算反推结构体起始地址
典型应用 Linux内核链表、数据结构封装、面向对象模拟
是否必须? 不是必须,但非常实用
难度 对于熟悉C语言的人来说非常简单

六、结语

`container_of` 虽然看起来高深莫测,但其实只是利用了C语言中最基础的指针和结构体知识。理解它的本质后,你会发现它不过是一个“反向查找”的工具。只要掌握了结构体的内存布局,`container_of` 就不再是神秘的黑科技。

原创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基于对 `container_of` 宏的理解和实践总结,避免AI生成风格,力求通俗易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