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曾不若孀妻弱子中若是什么意思

2025-07-30 03:44:03

问题描述:

曾不若孀妻弱子中若是什么意思,真的撑不住了,求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30 03:44:03

曾不若孀妻弱子中若是什么意思】一、

“曾不若孀妻弱子”出自《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故事。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竟然不如一个寡妇和一个小孩。”其中,“若”是一个关键的文言虚词,表示“比得上、如、像”的意思。

在古文中,“若”常用于比较句式中,表示“比得上”或“像”。例如“若此”即“像这样”,“若夫”则为“至于”,而“不若”就是“不如”。

因此,在“曾不若孀妻弱子”中,“若”应理解为“比得上”,整句话的意思是:“(你)竟然比不上一个寡妇和一个小孩。”

二、表格展示

词语 出处 含义 解释说明
《列子·汤问》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竟、竟然” 表达对对方行为的惊讶或不满
不若 —— 不如、比不上 “不”表示否定,“若”表示“比得上”
孺子 —— 小孩 指代年幼的孩子
—— 比得上、如、像 文言虚词,常用于比较句式中
整句解释 —— “竟然不如一个寡妇和一个小孩” 表达对某人能力或态度的批评

三、结语

“曾不若孀妻弱子”中的“若”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比较助词,表示“比得上”。这句话通过对比,强调了愚公之妻对丈夫的劝阻,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和儿童的轻视。然而,正是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力量,最终推动了愚公移山这一寓言故事的完成,传达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