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度玉门关古诗全文】“春风又度玉门关”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边塞风光与将士情怀,是唐代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
一、原文内容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河奔腾、孤城高耸、山势险峻的景象,展现出边塞之地的苍凉与壮阔。后两句则借“羌笛”和“杨柳”的意象,表达出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与无奈,同时点出“春风不度玉门关”,暗喻边塞与中原的地理隔阂与文化差异。
三、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诗名 | 《凉州词》 |
作者 | 王之涣(唐代) |
创作背景 | 唐代边塞诗,反映边疆将士的生活与情感 |
主题 | 边塞风光、戍边情怀、思乡之情 |
关键意象 | 黄河、白云、孤城、万仞山、羌笛、杨柳、玉门关 |
艺术特色 | 意境开阔,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 |
名句 | “春风不度玉门关” |
诗体 | 七言绝句 |
韵律 | 平仄协调,押韵工整 |
四、延伸理解
“春风又度玉门关”虽未直接出现在原诗中,但这一说法常被用来引申或化用,表达对边塞春色的期待与对故乡的眷恋。它不仅延续了原诗的意境,也赋予了新的文学意义。
五、结语
《凉州词》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成为边塞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而“春风又度玉门关”作为其精神的延伸,也在后世广为流传,成为人们表达思乡与边塞情怀的重要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