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课标1诗歌鉴赏】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I卷)中,诗歌鉴赏题是考查学生文学素养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部分。该题型要求考生在有限时间内准确把握诗歌内容、情感及艺术手法,体现了对古典诗词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本题选取了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南园十三首(其五)》,题目为“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男儿何不带吴钩’一句在诗中的作用。”这一问题不仅考察学生对诗句本身的理解,还要求他们能够联系整首诗的意境与情感进行综合分析。
一、诗歌原文
《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二、诗歌赏析总结
本诗是李贺《南园十三首》中的一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个人抱负难以实现的感慨。诗中“男儿何不带吴钩”一句,以强烈的反问语气,展现出一种不甘沉沦、渴望建功立业的精神状态,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社会压抑人才的不满。
三、题目解析与答案整理
题目 | 答案 |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男儿何不带吴钩”一句在诗中的作用。 | “男儿何不带吴钩”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男儿应有作为的强烈呼吁,也暗示了当时社会对文人仕途的限制。此句起到了统领全诗的作用,引出了后文对功名与现实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批判意味。 |
四、诗歌艺术特色总结
方面 | 内容 |
情感表达 | 全诗充满豪情与愤懑,体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对理想抱负的执着追求。 |
语言风格 | 语言简洁有力,意象鲜明,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
表现手法 | 运用反问、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使情感更加强烈。 |
思想内涵 | 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无奈与挣扎,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
五、备考建议
对于高中语文学习者来说,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至关重要。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熟悉常见诗歌类型与主题:如边塞诗、田园诗、咏物诗等。
- 积累常用修辞与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夸张、对仗等。
- 理解诗人背景与时代特征: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与思想。
- 多做真题练习:通过实战演练提高答题速度与准确性。
综上所述,2017年新课标I卷诗歌鉴赏题不仅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更注重对诗歌整体结构与情感表达的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李贺的才华与志向,也能体会到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