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造句】在日常学习和写作中,成语“得意忘形”常被用来形容人因取得成功或暂时得利而失去常态,表现出过分的自满或轻狂。掌握这个成语的用法,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以下是对“得意忘形”的总结及相关例句整理。
一、成语释义
成语 | 得意忘形 |
拼音 | dé yì wàng xíng |
含义 | 因过于得意而失去常态,表现得不稳重或失态 |
出处 | 《晋书·王衍传》:“衍虽居要任,不以经国为务,唯雅咏诗书,清淡玄理,每言‘无为而治’,遂致天下大乱,身死国灭,可谓‘得意忘形’。”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因高兴或成功而失去理智或分寸 |
二、常见用法与例句
使用场景 | 例句 |
描述人因成功而骄傲 | 他因为考试得了第一名,得意忘形,连老师的话都不听了。 |
批评人态度浮躁 | 这个经理虽然业绩不错,但总是得意忘形,不懂得谦虚。 |
用于文学作品描写 | 在小说中,主角因胜利而得意忘形,最终导致失败。 |
教育孩子时提醒 | 爸爸告诫儿子:“别太得意忘形,保持谦逊很重要。” |
形容团队状态 | 项目组刚拿到订单,大家得意忘形,忽略了后续的风险。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忘乎所以、趾高气昂、得意洋洋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谨言慎行 |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语气偏贬义:该成语多用于批评或讽刺,不宜用于褒义场合。
2. 注意语境搭配:适合用于描述人的行为或心理状态,不宜单独用于描述事件本身。
3. 避免过度使用:频繁使用会显得语言单调,建议与其他成语搭配使用。
通过以上总结,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得意忘形”的含义、用法及适用场景。在实际写作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