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枝大叶的意思】“粗枝大叶”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做事或思考时不够细致、不注重细节,往往只抓住表面或大致情况,而忽略具体的细节和深入的分析。这个成语也常带有贬义,表示一个人做事马虎、不认真。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粗枝大叶 | 原意是指树木的主干和大枝,比喻事物的主要部分或整体;引申为做事不细致、不严谨,只关注大体而不注意细节。 |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粗枝大叶”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今之学者,不务经术,但好章句,文辞繁杂,略无要领,所谓‘粗枝大叶’者也。”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别人做事不细致、不认真,也可自谦时表示自己做事不够周全。 |
近义词 | 马马虎虎、草率从事、走马观花 |
反义词 | 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中 | 他做事总是粗枝大叶,导致很多细节被忽略。 |
学习中 | 老师提醒我们不要粗枝大叶地看书,要仔细理解内容。 |
日常生活 | 她在写作业时太粗枝大叶,结果错了很多题。 |
四、总结
“粗枝大叶”是一个具有明显褒贬色彩的成语,通常用于指出某人在处理事情时不够细致、缺乏耐心和专注力。虽然它有时也可以作为自谦之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更常被用来批评他人做事不认真、不严谨。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细致、严谨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表达方式,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或进行扩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