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全书 >

古代染色体的化石使得组装灭绝物种的基因组成为可能

发布时间:2024-07-12 11:21:28来源:

由贝勒医学院、哥本哈根大学、国家基因组分析中心和基因组调控中心的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报告称,他们在 52,000 年前灭绝的猛犸象遗骸中发现了古代染色体的化石。这些化石保存了古代染色体的结构,精确到纳米级——十亿分之一米。这一发现登上了《细胞》杂志的封面。

“我们已经知道,古代 DNA 的微小片段可以存活很长时间,”哥本哈根大学进化全基因组学中心的 Marcela Sandoval-Velasco 博士说,她是这项新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但我们在这里发现的样本中,这些 DNA 片段的三维排列被冻结了数万年,从而保留了整个染色体的结构。”

化石染色体是研究地球生命历史的有力新工具。这是因为典型的古代 DNA 片段很少超过 100 个碱基对,或 100 个遗传密码字母——远小于生物体的完整 DNA 序列,后者通常有数十亿个字母长。相比之下,化石染色体可以跨越数亿个遗传字母。

“通过将古代 DNA 分子与现代物种的 DNA 序列进行比较,有可能发现遗传密码中单个字母发生变化的情况,”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贝勒医学院基因组结构中心分子和人类遗传学助理教授兼莱斯大学理论生物物理中心高级研究员 Olga Dudchenko 博士说。

“化石染色体是改变游戏规则的关键,因为了解生物体染色体的形状使我们能够组装已灭绝生物的整个 DNA 序列。这使得我们能够获得以前不可能获得的洞察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