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曲径通幽这句成语】“曲径通幽”是一句常见的汉语成语,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原意是弯曲的小路通向幽静深远的地方,后来用来形容景色清幽、环境雅致,也比喻事情或道理曲折但最终通向深处或真相。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曲径通幽 |
拼音 | qū jìng tōng yōu |
出处 |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字面意思 | 弯曲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 |
引申意义 | 形容环境清幽、意境深远;也比喻事物发展过程曲折但终有结果 |
使用场景 | 描写自然景色、文学作品、哲学思考等 |
二、用法举例
1. 描写风景:
“沿着曲径通幽的小道前行,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
2. 比喻人生:
“人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曲径通幽,唯有坚持才能抵达心中的理想之地。”
3. 文学创作:
“作者通过曲径通幽的叙事手法,层层递进地揭示了故事的深层含义。”
三、常见误用
错误用法 | 正确用法 | 说明 |
“这条路很直,不是曲径通幽。” | “这条路太直,缺乏曲径通幽的韵味。” | 曲径通幽强调的是“弯曲”和“幽静”,不能用于描述直路。 |
“他走的路是曲径通幽的。” | “他走的路充满了曲折,可谓曲径通幽。” | 成语多用于形容环境或过程,而非单纯描述路径。 |
四、总结
“曲径通幽”不仅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真正的美好往往藏在曲折之后,需要耐心和智慧去发现。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生道路,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探索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