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穷山恶水典故

2025-07-08 18:29:53

问题描述:

穷山恶水典故,蹲一个懂的人,求别让我等太久!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8 18:29:53

穷山恶水典故】“穷山恶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自然环境恶劣、贫瘠荒凉的地方。这个词语虽然表面看似是描述地理环境,但其背后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典故来源。

一、成语释义

“穷山”指的是山地贫瘠、资源匮乏;“恶水”则指水源干涸、水质恶劣。合起来,“穷山恶水”多用于比喻偏远、落后、难以生存的地区。

二、典故来源

关于“穷山恶水”的具体出处,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为某一本书或某一位历史人物所说。但它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尤其在描写边远地区或战乱后的景象时使用较多。

1. 《后汉书·王符传》:提到“穷山之民,多为盗贼”,说明当时人们认为山地贫瘠之地容易滋生社会问题。

2. 《三国志》:有“穷山恶水,人迹罕至”的描述,反映了对偏远地区的认知。

3. 明清小说与地方志:如《聊斋志异》等文学作品中也常出现“穷山恶水”来形容偏僻、危险的地域。

这些文献中的使用,逐渐让“穷山恶水”成为一种固定表达,既可用于写景,也可用于讽刺或警示。

三、现代用法与演变

在现代社会中,“穷山恶水”已不再仅仅指自然环境恶劣,更多地被引申为:

- 经济落后地区:如某些偏远山区因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而发展缓慢。

- 社会问题严重的地方:有时也被用来形容治安差、管理混乱的区域。

- 比喻困境:如“身陷穷山恶水”,表示处境艰难。

不过,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这一词语也常被赋予新的含义,强调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总结对比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穷山恶水
含义 自然环境恶劣、贫瘠荒凉的地区
出处 无明确出处,常见于古代文献及文学作品
典故来源 多见于《后汉书》《三国志》等历史文献
历史用途 描述边远、贫困、难于生存之地
现代用法 可指经济落后地区、社会问题多发区,也可比喻困境
情感色彩 多为中性或略带贬义,视语境而定

五、结语

“穷山恶水”虽源自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但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地理、社会、生存状态的思考。如今,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思与提醒。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