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出土于哪里】“马踏飞燕”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象征。关于它的出土地点,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一件青铜器雕塑作品,其真实名称为“铜奔马”,因其造型独特、动感十足而广受赞誉。该文物于1969年在甘肃省武威市的雷台汉墓中被发现。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中国青铜器的种类,也为研究汉代艺术风格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马踏飞燕”的设计巧妙地将力学与美学结合,展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如今,这件文物被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并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文物名称 | 铜奔马(马踏飞燕) |
出土时间 | 1969年 |
出土地点 | 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 |
所属朝代 | 东汉 |
文物类型 | 青铜器雕塑 |
现藏地 | 甘肃省博物馆 |
特点 | 动感强、造型独特、工艺精湛 |
历史价值 | 反映汉代艺术与科技水平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马踏飞燕”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的出土地点——甘肃武威,也因这一发现而更加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