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案齐眉的案最初是指】“举案齐眉”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梁鸿传》,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相敬如宾、感情深厚。其中,“案”字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部分,但很多人对其含义并不清楚。那么,“举案齐眉的案最初是指”什么呢?下面我们进行总结分析。
一、成语背景与含义
“举案齐眉”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讲述的是梁鸿和孟光这对夫妇的故事。他们生活简朴,感情深厚,每当吃饭时,孟光都会把饭菜端到案几上,恭敬地送到丈夫面前,而梁鸿也会认真地接过,并且保持庄重的态度。因此,“举案齐眉”逐渐成为形容夫妻和睦、相互尊重的典故。
二、“案”的原始含义
在“举案齐眉”中,“案”并非指现代意义上的“桌子”,而是古代的一种家具,类似于现在的矮桌或食案。这种“案”主要用于进食,通常是放在地上或低台上的木制小桌,用于摆放食物。
在古代,人们多采用跪坐的方式用餐,因此“案”是餐桌的一种形式。孟光将饭菜放在“案”上递给梁鸿,体现出一种礼节和尊敬,这也是成语中“举案齐眉”所强调的夫妻关系。
三、总结对比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梁鸿传》 |
| 成语含义 | 形容夫妻相敬如宾、感情深厚 |
| “案”的原始含义 | 古代的矮桌或食案,用于放置食物 |
| 使用方式 | 孟光将饭菜放在案上递给梁鸿 |
| 文化意义 | 强调夫妻间的尊重与和谐关系 |
四、结语
“举案齐眉”的“案”最初指的是古代的食案,而非现代意义上的桌子。这一成语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也体现了古人对家庭关系的重视。通过了解“案”的本义,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