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问世间情为何物”这一句词不仅成为了全书的情感主线,也深深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然而,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这句词并非出自金庸之手,而是源于元好问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摸鱼儿·雁丘词》。
原文如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续梦,楚些何嗟及!
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首词以大雁为喻,抒发了对忠贞爱情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词中的“情是何物”,表面上是对爱情本质的追问,实则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大雁作为候鸟,每年春秋两季都要经历迁徙的艰辛,而它们之间那种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爱情更让人动容。因此,当一只大雁不幸死去,另一只宁愿孤独终老也不愿再觅新偶时,这种行为便被赋予了超越生命的伟大意义。
金庸先生巧妙地将这首词融入到《神雕侠侣》的情节之中,使得杨过与小龙女之间的爱情故事更加感人至深。杨过与小龙女历经磨难,始终坚守彼此之间的承诺,这份执着与坚定正是对“直教生死相许”的最好诠释。同时,这段旷世奇缘也让人们重新审视爱情的价值,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寄托,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摸鱼儿·雁丘词》本身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尤其是最后几句“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更是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消逝后的无限怀念之情。
总之,《问世间情为何物》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词,更是一份关于爱与生命的哲学思考。无论是金庸的小说还是元好问的原作,都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爱情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成为永恒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