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口蜜腹剑说的是谁】“口蜜腹剑”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表面上说话温柔、讨人喜欢,内心却阴险狠毒。这个成语出自《资治通鉴》,其背后讲述的是唐朝时期一位权臣的故事。
成语出处
“口蜜腹剑”最早见于《资治通鉴·唐纪》中对李林甫的描述。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他在位期间专权跋扈,排斥异己,但表面却善于奉承,给人以温和可亲的印象。因此,史书上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意指他嘴上甜言蜜语,心里却藏着刀子。
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口蜜腹剑 |
出处 | 《资治通鉴·唐纪》 |
作者/出处人物 | 司马光(编撰) |
本义 | 表面和善,内心狠毒 |
现代用法 | 形容虚伪、心机深重的人 |
故事主角 | 李林甫(唐朝宰相) |
故事背景
李林甫在唐玄宗时期担任宰相,他擅长阿谀奉承,表面上对皇帝恭敬顺从,对同僚也显得谦和有礼。但实际上,他排挤贤能,结党营私,甚至不惜陷害忠良。他的行为让朝政腐败,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他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行为方式,后人便用“口蜜腹剑”来形容这种虚伪狡诈的性格特征。
结语
“口蜜腹剑”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揭示。它提醒人们,在日常交往中要警惕那些外表温和、内心狠辣的人,同时也警示我们做人应真诚坦荡,避免被虚伪所蒙蔽。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也能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