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断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断”是一个常见的字,常用于表达“中断、分割、判断”等含义。许多成语中也包含了“断”字,用来形容事物的状态或行为的结果。下面是一些带有“断”字的常见成语,并对其含义进行了简要总结。
一、常见带“断”字的成语总结
成语 | 含义 | 用法 |
断章取义 |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只截取其中一段来解释 | 多用于批评片面理解他人话语的行为 |
断线风筝 | 比喻失去联系或无法控制的事物 | 常用于描述关系破裂或失控的情景 |
断壁残垣 | 形容建筑物倒塌后的残破景象 | 多用于描写战争或自然灾害后的场景 |
断子绝孙 | 形容没有后代,多用于诅咒人 | 含有强烈的贬义 |
断齑割肉 | 比喻生活清苦,忍饥挨饿 | 多用于形容艰苦的生活环境 |
断鹤续凫 | 比喻强行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结果适得其反 | 多用于讽刺不合理的做法 |
断头台 | 法国大革命时期处决犯人的地方,现多用于比喻极端惩罚 | 常用于政治或历史语境 |
断然拒绝 | 表示坚决地不接受或不同意 | 多用于表达明确的态度 |
断肠裂心 | 形容极度悲伤或痛苦 | 多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强烈情感 |
断雁孤鸿 | 比喻失偶或孤独的人 | 常用于诗词中描绘离别或寂寞 |
二、总结
“断”字在成语中常常体现出一种“终止、分离、断裂”的意味,不同的成语结合具体语境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这些成语不仅具有语言上的美感,也在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了解这些带有“断”字的成语,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知识和参考。